崇拜時間

 [週六青崇 2:45 pm ][ 週六晚堂 5:00 pm ]

[主日早堂 9:40 am ]

[主日午堂11:30 am ]

牧者心聲

「破」裡尋「真」

作者: 江耀洲牧師
刊登日期: 2024-12-21

最近一齣電影引來全城討論的熱潮,內容涉及家庭、倫理、關係及死亡等課題,在這個後疫情的時代,正好挑起了不少人對以上有關課題的情緒與反思。「破」提出了「人生的目的為何?當失去了才會懂得珍惜!」導演原本帶出「人一出世就在倒數」的灰色信息,但到最後導演被演員「破」其思維後,卻帶出「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已經賺了,何必介懷甚麼時候下車(死亡),不如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」的結局,留下另一個問題「人生到底是「過程」重要,抑或是「結果」重要呢?」其實,若要繼續研討及查考以上人生的課題,聖經舊約傳道書正是最佳之選。

基督徒與未信的人一樣,人生都會面對類同的遭遇,當面對抉擇時,也會按著利益、效率、環境等因素考慮,可能都與信仰的核心價值扯不上關係,而最重要是會用什麼的態度去面對。“神造萬物,各按其時成為美好,又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裏;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,人不能測透。”(傳道書3:11)基督徒與未信的人不同,是有日光之上永恆的盼望,並非寄望於短暫日光之下的人生。人的角色並非是操縱神所定的「分」,而是把握機會享用人生,盡用神所預備每個的資源和機會,領受祂的禮物和責任,享受過程,活在當下。傳道書結論就是:敬畏神,謹守他的誡命,這是人當盡的本分。(傳道書12:13)

聖誕節將臨,正是世人記念耶穌基督降生的時刻,祂的人生故事不但同樣「破」解了不少人的人生迷思,更顛覆了世人對人生的目的的觀念。耶穌基督不以「自我為中心」為人生的價值,卻「以神為中心」的核心價值;祂的教導打破與顛覆猶太人舊體系的價值,卻要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為教導的核心;祂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祂,沒有人能到天父那裏去。(約翰福音14:6) 最後,耶穌基督被害、受苦、被釘死十字架上、三日後復活、再升天回歸天家。由此可見耶穌基督降世目的,就是帶領罪人因悔罪而再與創造的主宰親近,回復神創世之「真」。對未信主的人來說,耶穌基督的人生故事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,就算用盡人間哲理、智慧知識、無盡的學問,對「真」只是個謎,也成了人在日光之下的勞苦。使徒保羅曾說“「基督耶穌降世,為要拯救罪人。」這話是可信的,是十分可佩服的。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!然而我蒙了憐憫,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,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做榜樣。”(提摩太前書 1:15-16)今年教會聖誕節的報佳音,會否就是我們信主的人見證主給別人的好時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