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拜時間

 [週六青崇 2:45 pm ][ 週六晚堂 5:00 pm ]

[主日早堂 9:40 am ]

[主日午堂11:30 am ]

牧者心聲

有了AI,還要有神嗎?

作者: 江耀洲牧師
刊登日期: 2025-05-03

今年約書亞團契嘗試以「時代脈絡專題」與「啟示錄查經」,探討基督徒在主耶穌再來前,對信仰的回應,並鼓勵如何預備自己迎見主,歡迎男士們參加逢星期二晚上7:30團契聚會。最近,從網上看到一篇名為「有了AI,還要有神嗎?」文章1,文中探討AI(人工智慧)技術能否模仿人類思維和表達。在討論有關「當AI遇見上帝智慧」話題時,回應是即使AI反應可能模仿人類的思維特徵,仍需要依靠並受著人類編寫的程式和設計所限制,AI產品始終沒有獨特自主思維的模式,仍要謙卑地接受人的智慧所局限,同時讓人去欣賞有關神的創造之下,那些真正的智慧與價值。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一章20-21節曾說“自從造天地以來,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雖是眼不能見,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,叫人無可推諉。因為,他們雖然知道神,卻不當作神榮耀他,也不感謝祂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,無知的心就昏暗了。”回憶1968年12月,美國阿波羅8號進入月球軌道,環繞月球十週後,為隔年阿波羅11號成功完成登月做出創舉,當時在直播結束前,三位基督徒太空人輪流朗讀聖經創世記一章1至10節,將榮耀頌讚歸於那位創造萬有的主宰。

筆者曾在手機下載中國的「DeepSeek」程式,輸入「有了AI,還要有神嗎?」,回應是這個問題是觸及科技與信仰的終極張力,需從哲學、神學、科技倫理的三重視角來展開辯證,並再進行分層剖析,最後得到結論是神不在機器中,而在提問的裂縫裡,AI的終極意義不在於解答神是否存在,而在於逼使人類直接面對自身的有限性。如科學家帕斯卡(Blaise Pascal)所言「人心有無盡深淵,唯無限者能填滿。」聖經詩篇8篇3至4節“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,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, 便說:「人算什麼,你竟顧念他?世人算什麼,你竟眷顧他?」”因此,當思考人工智慧的同時,更要思考神所創造萬有的智慧,當談到科技和信仰間的對話時,即使人類發展想像「AI會否如神般」的智慧,根源問題是AI仍然依賴要人類來發展,人類仍需要尋求創造主宰來引導其人生,神的智慧是人靈性成長的泉源,它教導我們認識如何愛神與愛人,並面對人生中如何在生活的種種的挑戰,在信仰上靠神來得勝。「神工智慧」創造了宇宙,祂以「道成肉身」救贖人類的智慧,成就了人類生命的重建。然而,惟有聖經啟迪我們尋找真正生命的意義,尋找神的智慧來認識我們,讓此成為引領我們人生的指南。


1.  基督教論壇報【箴言專欄10】有了AI,還要有神嗎?https://ct.org.tw/html/new s/3-3.php? cat=38&article=1398310